上周一收到了丹麦移民局的通知,我的丹麦永居终于申请通过了。 距离我提交申请,到最终批复经历了8个月的时间(其实差一周满8个月) 8个月也是丹麦移民局承诺处理永居的最长周期。也就是说不到最后关头,移民局也懒得处理我的永居申请。 丹麦现在仍然保留4年期的快速永居申请通道,在整个欧洲比较不错的国家里还算人性的。 01 回想起这4年多的时间可谓经历丰富。 2015年3月那我是第一次出国,也就是来丹麦工作生活。 那蹩脚的英语实在让自己汗颜。记得当时从德国法兰克福机场转机到哥本哈根。 法兰克福过关的时候,机场人员问我destination是哪里?我当时理解成了destiny。我当时就愣了。 我就说我一个中国人,第一次出国,我哪知道我的“命运”如何! 当时他们“笑”的不行了,直接就让我过关了。 可是当时的我何曾想过我的“目的地”在哪,更无法判断自己的“命运”。 02 来到哥本哈根之后,我极力适应丹麦的节奏。与此同时跟当时中国公司的文化就有些格格不入(当时我从一家中国公司转到丹麦)。 过来3个月之后就换了一家丹麦创业公司。没有想到一直工作到现在。 那时候我已经有很多年的工作经验,如果用汉语面试我可以把任何公司“忽悠”的晕头转向。但是以我当时的英语水平,我是真正体会到“哑巴吃黄连”。 我当时的策略很简单,我要把握面试节奏。 很多人看到这里心里暗讽。又开始“吹牛*”了,连句话都说不清楚,你凭什么掌控面试节奏。 面试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我所有可能要说的话,我都“背”了无数遍。 如果想要把握面试节奏,那么就只能自己多说,让面试官多听。如果冷场,那么他们就会提问。这下就麻烦了,首先提问的问题,我不能确定我听的懂;即便听懂了,我不能确定我自己说的出来。 面试的时候,我“滔滔不绝”的讲我自己的项目和经历。同时埋下问题点,诱使他们提问。 我当时带了自己平时做的小项目演示给他们看,还直接给他们讲了一些代码。 其实最重要的是,公司看中技术能力,程序员可以用code交流。 这样不温不火的我进入了现在的公司,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从中国公司“996”过来丹麦公司,可想而知,只要拿出一半的精力,就可以让自己的老板满意。 但是当时英语交流,让自己的大脑每天都高速运转。累,很累,是和以往不一样的累。 同时每天,自己也进步着。 03 “故事”如果继续下去,那就趋于平淡和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