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一月, 2025的博文

环境报告造假,丹麦12个市政项目受到影响

  最近,丹麦的建筑和环保领域曝出一系列令人震惊的丑闻。据丹麦媒体报道,环境分析师Benny Østerø,涉嫌在12个不同的市政项目中提交了伪造的环境报告和实验室分析结果。这些造假行为可能导致有害物质被错误处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事件背景  当建筑物需要拆除或土壤需要移除时,丹麦的市政当局通常要求对污染程度和环境毒素进行全面评估。这些评估旨在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样本应由经过认证的实验室进行分析,这些分析结果决定了土壤和建筑材料的处理方式。然而, Benny Østerø作为环境顾问,他所提交的报告被发现存在严重问题。根据调查,他在12个市政项目中提交了伪造的实验室分析结果,其中有些分析结果是完全捏造的,有些则对实际数据进行了篡改。   涉及的市政项目  以下是受影响的12个市政项目的概述: Frederiksberg Kommune 项目地址 :Ved Lindevangen 20-28 和 30-34 问题 :Benny提交的土壤分析报告据称由ALS Denmark实验室出具,但该实验室表示从未进行过相关分析。结果导致2000多吨土壤可能被错误处理。 后果 :该地区后来被首都大区(Region Hovedstaden)列为污染区域,存在健康风险。 Ballerup Kommune 项目 :Skovlunde一处房屋的建筑材料分析。 问题 :ALS Denmark表示从未进行过相关分析,报告中的实验室结果是伪造的。 Glostrup Kommune 项目地址 :Nørre Allé 1 和 Hovedvejen 98 问题 :提交的报告中,污染物的等级被降低,导致危险废物被错误分类。 Furesø Kommune 项目 :Farum一栋大型建筑的拆除。 问题 :ALS Denmark无法确认贝尼提交的分析结果,怀疑数据被篡改或捏造。 Holbæk Kommune 项目地址 :Lundemarksvej 24 问题 :实验室分析结果被篡改,危险物质如PCB未被正确报告,导致拆除过程中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Rødovre Kommune 项目 :一座旧商业建筑的翻新。 问题 :报告包含虚假的ALS Denmark分析结果。市政府已向警方报案。 Halsnæs Kommune 项目地址 :Strandv...

欧洲新计划:走出困境,重振竞争力

  近年来,欧洲在追求绿色技术领导地位的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重重的法规和绿色目标虽然有助于环境保护,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成员国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面对这一困境,欧洲委员会终于推出了一项备受期待的新战略,希望借此扭转局面,拯救欧洲经济。 重振欧洲经济的三大支柱 根据TV 2的报道,这项名为“欧洲竞争力指南针”的战略,将在未来几年内通过多项立法提案和举措,帮助欧洲经济重新焕发活力。具体而言,战略涵盖了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1. 缩小创新差距 首先,欧洲委员会计划大力推动创新和新技术的发展。为了减少对美国和中国的依赖,欧洲将增加计算机芯片、量子技术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生产。委员会提出了建立“巨型AI工厂”和改进科研生产环境的构想,希望通过这些措施,使欧洲在科技领域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2. 实现气候与增长并行 其次,委员会将致力于使绿色转型与经济增长更加兼容。为了防止欧洲钢铁和汽车等重要行业被淘汰,委员会将采取措施,使绿色能源对企业和家庭更为便宜,同时鼓励对绿色产业的投资。通过这些举措,欧洲希望在实现环保目标的同时,保持经济增长的动力。 3. 提高安全性和独立性 最后,欧洲必须减少对全球供应商的依赖,增强供应链的韧性。委员会计划发起一项全欧盟范围的行动,确保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同时,欧洲的国防工业也将得到加强,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增强自主防御能力。 简化法规,减轻企业负担 除了上述三大支柱,欧洲委员会还将通过减少25%的企业报告要求,尤其是对中小企业减少35%的报告要求,来简化商业运营。这一举措旨在减少官僚主义,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使在欧盟开展业务变得更加简便和有利可图。 应对全球竞争的迫切需要 正如TV 2的欧盟通讯员Lise Toft Hessellund所言:“我们在追求绿色技术领导地位的过程中,实际上给自己挖了坑。”由于美国和中国的企业受到的限制较少,且能够获得更多的国家支持,这使得他们在创新方面比欧洲企业更具优势。为了不让欧洲沦为一个仅仅纪念昔日经济强盛的“博物馆”,欧盟必须迅速采取行动。 结语 欧洲的新战略不仅是为了应对当前的经济挑战,更是为了确保未来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简化法规、推动科技创新、实现绿色转型与经济增长并行以及增强供应链韧性,欧洲希望能够在全球竞争中重新找回自己的位置。我们期待看到,这一战略能否真正帮助欧洲走出困境,实现经济的复...

Uber重回丹麦:全新面貌下的期待与变化

  Uber,这个曾经备受争议的美国打车应用,在离开丹麦市场六年后,终于回归了。曾经,普通的丹麦人可以通过Uber在自己的私家车内提供低价的打车服务。然而,随着2017年新的出租车法的出台,Uber不得不退出丹麦市场。现在,Uber重新回到了哥本哈根的街头,但这次,它的运营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告别私家车,迎来出租车 这次的Uber,不再允许私人车辆提供打车服务。取而代之的是,Uber与丹麦本地的出租车公司Drivr展开合作,所有的乘车服务都将由持证出租车司机提供。这意味着,乘客将不会再享受到2017年时的低价优惠,但服务质量和安全性则得到了保障。 价格对比与用户体验 根据TV 2的报道,记者体验了从Teglholmen到哥本哈根中央车站的打车服务。早上10点,一趟接近4公里的行程在Uber上花费158克朗,而相同行程在Taxi 4x35上则需172克朗,Viggo出租车服务(全电动车)则为189克朗。虽然价格有所提升,但Uber的便捷性依旧存在。通过应用,只需几下点击,就能轻松叫车,且可以实时跟踪司机位置、查看司机评分并在行程结束后进行评价。 司机的期待与市场的反应 对于司机Khaled Muhamed来说,Uber的回归无疑是个好消息。他表示,作为Drivr的司机,在普通的工作日,常常需要在哥本哈根中央车站等待数小时才能接到一单。而Uber的到来,让他在开业当天上午10点之前就已经完成了5-6次行程,这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Drivr的CEO Bo Svane也对Uber的回归充满信心。他指出,Uber的平台拥有强大的技术优势,与Drivr的本地市场知识相结合,能够“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虽然价格较2017年有所上涨,但他相信,用户会很快适应这一变化,尤其是通过首三次行程补贴200克朗的推广活动,用户将会发现Uber的价格依然具有竞争力。 未来展望 目前,Uber的服务仅限于首都地区,但Bo Svane透露,许多司机已经在其他地区注册,一旦准备充分,Uber将会扩展到丹麦的其他地区。对于司机Khaled Muhamed来说,他虽然没有参与过之前的Uber服务,但他认为,新模式下的Uber将会是出租车司机的福音,不再像过去那样对出租车市场造成冲击。 随着Uber的再度回归,丹麦的出行市场将迎来新的变化。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

2025年楼市开局火爆:哥本哈根房价飙涨,城乡差距拉大,但专家说别慌!

  2025年刚开年,丹麦楼市就迎来了一场“梦幻开局”。房价蹭蹭上涨,交易量比去年暴增,购房者信心满满,甚至戴上了“乐观眼镜”,认定房价还会继续涨。这一切让丹麦 Danske Bank 的私人经济学家 Louise Aggerstrøm Hansen 的警铃大作。不过,她在《Børsen》播客《Boligejerne》中冷静表示:尽管 warning lights 在闪,大家暂时不用慌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带你一探究竟! 楼市热得发烫,但别急着喊“泡沫” 在最新一期的《Boligejerne》播客中,主持人 Nicolai Bøttkjær 和 Heidi Birgitte Nielsen 聚焦了丹麦楼市的核心话题:房价暴涨和城乡差距的加剧。Louise Aggerstrøm Hansen 坦言,当前的市场热情让她有点“2007年金融危机”的既视感。她说:“大家都在聊房价为啥涨,然后就真涨了,我的‘泡沫警报’全响了,感觉像回到了危机前夜。” 但她很快给出了定心丸:“别担心,现在和当年不一样。看信贷增长——也就是借钱买房的规模,这次远没到金融危机前那种靠未来利润撑场面的地步,情况要温和得多。”换句话说,市场虽然热,但还没到失控的地步,大家可以先松口气。 城乡两重天:哥本哈根贵到历史新高,外地便宜得像捡白菜 房价上涨的热浪,主要集中在哥本哈根及周边地区。Forenet Kredit 的首席经济学家 Mira Lie Nielsen 在播客中指出,首都地区买房成本已经创下历史新高,而全国其他地方却是“历史性低价”。这种两极分化,把丹麦楼市硬生生劈成了两半。 Mira 解释说:“人们越来越往大城市挤,尤其是市中心,这种‘双重城市化’趋势很明显。可问题是,首都以外出生率普遍为负,孩子越来越少。长远看,这些地方房子会过剩。”这意味着,城乡楼市的差距未来只会越拉越大。 专家选房:脑选哥本哈根,心动在日德兰 播客中,两位经济学家被问到一个有趣问题:“如果用脑子选,哪儿的房子最值得买?用心去选呢?”答案毫不意外——用脑子选,俩人都毫不犹豫挑了哥本哈根,因为那儿的房价涨势最猛。但 Mira Lie Nielsen 坦露心声:“如果随心走,我选日德兰的 Silkeborg。那地方美极了,房价在日德兰算高的,但跟哥本哈根一比,简直是白菜价!”看来,即便是专家,也逃不过对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