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五月, 2025的博文

丹麦新政:外籍劳工认证计划带来新机遇

  近日,丹麦SVM政府(社会民主党、自由党和温和党)达成了一项关于外籍劳工的新协议,标志着政府内部关于该议题的争议已得到解决。这项被称为“认证计划”的新政策,将为特定行业的企业提供更灵活的用工条件,同时确保外籍劳工享有公平的薪资与工作环境。本文将为您解析这一新政的亮点、潜在影响及相关背景。 新政亮点:降低薪资门槛,聚焦16国 根据《Børsen》报道,新协议允许企业从16个特定国家招聘外籍劳工,年度薪资要求从现有的41.5万丹麦克朗降低至30万丹麦克朗。这16个国家包括美国、 中国 、印度、巴西等丹麦的主要投资伙伴国,以及乌克兰、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等欧盟候选国家。这一调整旨在为零售、服务、清洁和运输等行业提供更多劳动力支持,同时避免向中东、北非、巴基斯坦和土耳其(MENAPT国家)开放用工渠道,以回应社会民主党的立场。 新政还规定,只有签订了集体劳动协议的企业才能享受这一较低薪资门槛的优惠。这不仅确保外籍劳工享有与丹麦本地工人同等的薪资和工作条件,也体现了丹麦独特的“灵活安全性”劳动市场模式。3F工会主席Henning Overgaard表示: “绝不能让贪婪的雇主利用外籍劳工压低工资。集体劳动协议是保障丹麦劳动市场公平的最佳方式。” (Børsen, 2025) 内置限制:平衡劳动力需求与市场稳定 为防止劳动力市场失衡,新协议设置了多项“制动机制”。例如,当失业率超过3.75%时,认证计划将暂停实施(根据丹麦统计局数据,2025年4月失业率为2.9%)。此外,参与计划的企业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拥有至少10名员工并设有工会代表,或接受社会伙伴的监管,确保工作条件符合集体协议标准。这些措施旨在维护丹麦劳动市场的公平性与稳定性。 然而,政府内部评估认为,该计划的吸引力可能有限。预计到2030年,该计划每年仅增加550名外籍劳工,远低于此前临时降低薪资门槛所带来的4750人的结构性就业增长。Overgaard对此表示: “目前尚无确凿证据显示该计划能带来多大的就业增长,可能是550人,也可能是5500人,只有时间能证明。” (Børsen, 2025) 适用行业与潜在影响 新政预计主要惠及零售、服务、清洁和运输行业。然而,由于餐饮行业(如Horesta领域)仅有约15%的企业签订了集体协议,该行业可能无法广泛受益。降低薪资门槛有望吸引更多服...

丹麦电动车风头正劲,却为何仍落后挪威三年?

  在绿色出行的大潮中,丹麦以其短途交通便利和密集的充电网络,似乎是电动车的“天然沃土”。然而,相比邻国挪威,丹麦的电动车普及率却显得有些“慢热”。根据租赁公司Arval最新发布的《2025年移动出行观察报告》,丹麦在绿色转型中位居欧洲前列,但与挪威相比,仍有至少三年的差距。究竟是什么让丹麦稍显落后?又该如何加速追赶? 丹麦的电动车成绩单:进步显著,仍需努力 Arval对28个国家、8061名汽车与移动出行行业决策者的调研显示,丹麦在电动车推广方面表现不俗。76%的丹麦企业已采用或计划在三年内引入电动车,这一比例在欧洲排名第七。2022年以来,拥有至少一辆电动车的企业比例从19%增至24%,23%的企业已安装充电桩,另有21%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安装。 然而,与挪威相比,丹麦的电动车市场份额却像是“穿越”回了三年前。2025年4月,挪威新车注册中电动车占比高达97%,甚至在北部寒冷的芬马克地区达到98%。相比之下,丹麦的电动车市场数据与2022年的挪威相当,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厢式货车,都落后约三年。 Arval丹麦CEO迈克尔·贝纳卜达拉(Michael Benabdallah)对此感叹:“丹麦是个小国,冬季不冷,地形平坦,理论上比挪威更适合电动车发展。但挪威在极端环境下仍能做到电动车近乎全覆盖,实在令人震撼。” 挪威的成功秘诀:政策先行,激励到位 挪威的电动车热潮并非偶然,其背后是数十年的政策积累。早在上世纪90年代和2000年代,挪威主要政党就达成跨党派共识,致力于打造更绿色的车队。他们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激励措施,包括: 免除电动车注册税和增值税; 允许电动车使用出租车和公交专用道; 提供免费停车以及渡轮和道路通行费五折优惠。 尽管部分优惠已逐步取消——如对超过50万挪威克朗的电动车重新征收25%增值税,以及要求缴纳拥堵费——挪威的电动车市场已形成强大惯性。贝纳卜达拉指出:“挪威证明了电动车可以在任何环境下蓬勃发展,这对其他国家是巨大的启发。” 丹麦的挑战:充电焦虑与观念转变 为何丹麦未能像挪威一样快速普及电动车?Arval的报告揭示了几个关键瓶颈。首先,35%的受访企业认为公共充电桩不足是主要障碍,这加剧了消费者的“续航焦虑”。尽管丹麦的充电网络相对完善,但与挪威的超高密度相比,仍有差距。 其次,企业用车习惯的转变需要时间。过去,总拥有成本(TCO)是企业...

丹麦学生心目中的“梦幻职场”揭晓:诺和诺德蝉联冠军,银行逆袭上位!

  对于即将踏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选择一家理想的公司是职业生涯的第一步。那么,丹麦的学生们最向往哪些公司呢?根据全球咨询公司Universum发布的2025年学生调查, 诺和诺德(Novo Nordisk) 连续两年稳坐商科学生心目中最具吸引力的雇主宝座,而丹麦银行业也异军突起,成为新晋热门选择!快来看看这份榜单背后的故事吧! 诺和诺德:无可撼动的“职场天花板” 在2025年Universum学生调查中,共有10,039名丹麦高校学生参与,其中2,400名来自商科和经济学专业。结果显示, 35%的商科学生将诺和诺德列为他们的五大理想雇主之一 ,遥遥领先于排名第二的 马士基(A.P. Møller - Mærsk,20%)和第三的乐高(Lego,18%) 。相比去年,诺和诺德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稳固了其“梦幻职场”的地位。 作为全球领先的医药公司,诺和诺德凭借其在糖尿病和减肥药物(如Ozempic和Wegovy)领域的创新,以及强大的企业文化和社会影响力,持续吸引着年轻人的目光。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是在2025年1月至5月期间进行的,正好在公司CEO Lars Fruergaard Jørgensen离职之前,尽管近期股价波动,学生们对诺和诺德的热情依然不减。 银行业崛起:稳定成新宠 除了诺和诺德的霸主地位,丹麦的银行业在学生心中的吸引力显著提升。 Danske Bank 以第7名的成绩领跑银行业, Nordea、Nykredit和Saxo Bank 也纷纷跻身前20名,排名较去年大幅上升。 Universum丹麦负责人Jesper Dansholm指出:“银行在全欧洲范围内都越来越受到学生欢迎。在丹麦,商科学生尤其看重银行提供的 工作稳定性 ,这在当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吸引力。”调查显示,“工作稳定性”从去年的第13位上升到今年的第9位,成为学生选择雇主的重要考量因素。 这一趋势反映了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下,年轻人对稳定职业的渴望。尤其是在近期科技行业裁员潮的背景下,银行等传统行业的稳健形象让学生们趋之若鹜。 其他热门公司:马士基与乐高的持久魅力 除了诺和诺德和银行业, 马士基 和 乐高 依然是丹麦学生心中的“常青树”。马士基作为全球航运巨头,以其国际化的职业机会和行业影响力吸引了20%的商科学生;乐高则凭借其创新文化和品牌号召力,获得18%学生的青睐,稳居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