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a(我女儿)马上就要1岁了,最近我休陪产假一直在家照顾她。当我陪她玩积木的时候,她总是第一时间把我搭的积木推到,破坏掉。好像是强迫症一般,完全不能让积木塔好好的立着。
这让我来了兴趣,到底是什么促使她这么做?当她“搞破坏”的时候,她在想什么?如果你家有小孩儿,你一定记得一下的场景。
01
把玩具从玩具箱里一个个翻出来,把箱子清空
很多家长都会给小孩买好多玩具,大部分家庭都有玩具整理箱,希望宝宝玩完玩具能够收纳起来,否则满地的玩具无处下脚。
但事实上总是事与愿违,宝宝更乐意的是从玩具箱里把玩具翻出来,甚至是倒出来,然后扔的满地都是。
宝宝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熟悉因果关系:因为自己的努力,玩具一个个出现在地板上。
物件的持续性:拿到自己看到的东西,下面还有东西。
提高运动能力:伸胳膊拿玩具,到最后扔玩具,都是复杂的肢体协调训练。
细化运动技能:从开始直接推到箱子,到一个个拿出玩具。
02
推倒积木塔
就像我女儿一样,每次推倒积木塔,还感觉很生气一样,把积木扔老远。
对于小孩子,推倒积木对他们有三个感官受到同时训练。
视觉:“摆在我面前这个花里胡哨的东西是什么?”
触觉:“这些积木在被碰触时,是什么感觉的?”
听觉:“积木散落在地板上,稀里哗啦的声音。”
宝宝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自信心:1岁的小孩还是太小,他们无法完成复杂的任务,推倒一个积木对他们是相当容易,他们能够完成一件事,已经很开心了,大大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虽然我不会搭积木,但是我能推倒。
重力:每次积木掉下来都是“地心引力”的一次证明,他们经过反复的尝试,将这些基本理论,写入自己的潜意识,之后他们会学习更多的概念,比如数学,物理,几何学等。慢慢的他们对形状,大小,重量等做到心中有数。
因果:小孩子撞到积木塔时,她向这个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力量。她的推的动作是原因,而积木塔的倒掉和散落的声音就是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他们18个月的时候,这时候表现的就更加复杂,他们会推倒哥哥,姐姐的积木塔,展示自己的力量。这时候父母需要慢慢引导,要培养他们尊重别人的成果。
合作:缺乏耐心的父母,会觉得烦人,我好不容易帮你搭一个积木,结果就被你推倒了,是不是不喜欢啊。如果你现在放弃,那就丧失了很好的教小孩合作的机会。你造塔,然后邀请小孩推倒它,这就是协作。你的造塔的目的就是让你的孩子推倒,小孩子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的学会如何跟其他小朋友玩的。如果你经常在幼儿园看小朋友一起玩耍,就是类似这样,一个小朋友造,一个小朋友毁,俩人都开开心心的,一玩儿就一个小时。
03
拆乐高玩具
如果你有两个小孩一定印象深刻,但我带女儿去邻居家玩的时候,她总是喜欢拆邻居小哥哥的乐高火车轨道。但是在别人家,我不得不制止她。如果是两个小朋友,或者在幼儿园,一定可以看到大的孩子建,小的孩子拆,就像我上文说的一样,他们都能玩的很开心。
宝宝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精细的操作:拆乐高比摧毁塔要难的多,他们需要两手协作
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次拆的经验,慢慢的她会明白两片乐高是如何粘在一起的。
观察能力:现在的小朋友就像一个科学家,造一个东西不容易,但可以先从拆开始嘛。
04
拆拼图
很多爸爸妈妈都会给宝宝买拼图玩具,当时我兴冲冲的给她淘了一个二手的拼图回来,满脑子想的都是天才宝宝,很快会拼一个猫猫上去。然而到现在也是只能从拼图上拆下来。根本不会拼上去。
宝宝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精细运动技能:虽然她不会拼,但是她能准确的找到小手柄,从图上把小动物拿下来。
手和眼的协调性:她一直专注于如何把拼图拿下来,无形中锻炼了手和眼镜的协调能力。
空间意识:这也是拼图主要锻炼的能力之一,宝宝需要了解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哪部分是可以取下来的,哪部分是固定在图画上的。
解决问题的能力:她会学者那些碎片是如何拼在一起的。
我也是很久之后才想明白很多玩具的作用,就像这个拼图,当宝宝能拼成功那一刻起,这个玩具也就没有意义了。
玩具的意义在于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当学会之后,这个玩具也就没太有必要了。这也是为什么乐高这么受欢迎的原因。你总能探索着创造自己的新玩具。
05
最后上升个理论高度,这种行为大家称为“Destructive Play”。翻译过来就是“捣蛋”。以上的例子都还好,可能不会引起家长的反感。但是宝宝如果扔他们的食物,把东西从茶几上拽下来,撕书,撕纸,玩具扔来扔去。很多家长都不认为这是在锻炼,学习。
各位家长一定觉得太“捣乱”了,有时候自己的脾气控制不住,还会向宝宝发火。但读完这些文章才明白,这时候的宝宝就像是一位科学家,他们在探索,在学习这个世界上的一切。
当然如果你的小孩已经4,5岁了还有这样的习惯,那你要管教了,当小孩子到达一定年龄之后,就会对之前简单的技能没兴趣,就像我们成长一样,可能对动画片,言情剧都丧失了兴趣。所以家长应该在合适的时间给予孩子合适的教育和陪伴。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