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格陵兰再次成为全球焦点。这座世界最大岛屿,因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战略位置,频频出现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宏伟蓝图”中。据《纽约时报》最新报道,特朗普政府正酝酿一项大胆计划:向格陵兰约57,000名居民每人发放10,000美元的“支票”,以取代丹麦每年约6亿美元的补贴,试图通过经济诱惑实现对格陵兰的控制。这一消息不仅引发热议,也让丹麦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再度紧张。
与此同时,丹麦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站在格陵兰的军事力量前,向外界传递明确信号:丹麦有能力且有决心捍卫这座北极明珠。而格陵兰人自己怎么看?他们会为“万元支票”动心吗?这场围绕格陵兰的博弈,又将如何改写地缘政治版图?
特朗普的“格陵兰梦”:从玩笑到正式计划
特朗普对格陵兰的兴趣由来已久。早在2019年,他首次提出“购买格陵兰”的想法,彼时被外界视为异想天开。然而,2025年的今天,这一想法已从“口头狂言”升级为白宫的正式政策。据《纽约时报》披露,特朗普政府已调动多个部门,包括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定详细方案,试图通过经济、文化和外交手段说服格陵兰人“投靠”美国。
核心计划之一便是“万元支票”。特朗普政府认为,向每位格陵兰人每年支付10,000美元,不仅能替代丹麦的财政支持,还能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白宫甚至乐观估计,这一投资可通过开发格陵兰的稀土、铜、黄金、铀和石油等资源迅速回本。特朗普的国家安全顾问迈克·沃尔兹在福克斯新闻中直言:“这事关关键矿产,关乎自然资源。美国有资本和技术,能比丹麦更好地开发格陵兰的财富。”
然而,格陵兰并非无人之地,其背后还有丹麦的坚定支持。丹麦首相弗雷德里克森近期在格陵兰的军事基地公开亮相,强调丹麦对格陵兰的主权不容置疑。她明确表示:“格陵兰不是商品,不会出售。”格陵兰新任首相延斯-弗雷德里克·尼尔森也强硬回应:“我们不属于任何人,我们自己决定未来。”
格陵兰的吸引力:资源与战略的双重诱惑
为何特朗普对格陵兰如此执着?答案藏在岛上的宝藏和地缘政治价值中。
首先,格陵兰拥有丰富的稀土矿产和能源资源。气候变化导致北极冰层加速融化,曾经难以开采的铜、铀、稀土等“未来金属”逐渐触手可及。据2023年丹麦政府报告,格陵兰的矿藏储量对高科技和绿色能源产业至关重要。这对急于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优势的美国来说,无疑是块“香饽饽”。
其次,格陵兰的地理位置赋予其无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北极航道因冰层减少而日益畅通,成为连接亚洲、欧洲和北美的新通道。控制格陵兰,意味着掌握北极的“咽喉”。特朗普多次提及,格陵兰对“国际安全”至关重要,暗指应对中国和俄罗斯在北极的扩张。
然而,开发格陵兰资源并非易事。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昂贵的开采成本,让许多投资者望而却步。相比之下,澳大利亚公司已在格陵兰矿业中占据一席之地,而美国资本的兴趣却始终有限。特朗普的“支票计划”能否改变这一现状,仍是未知数。
“共享血脉”与宣传攻势:美国的软实力策略
除了经济诱惑,特朗普政府还在策划一场针对格陵兰人的“攻心战”。据《纽约时报》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美国计划通过广告和社交媒体宣传,强调格陵兰因纽特人与阿拉斯加原住民的“共同血脉”,试图拉近文化距离。白宫甚至设想,效仿阿拉斯加每年向居民分发的油气红利,让格陵兰人感受到“美国梦”的吸引力。
然而,这一策略的效果令人怀疑。格陵兰的因纽特人虽与阿拉斯加原住民有历史渊源,但两地相距近4000公里,文化差异显著。更重要的是,格陵兰人长期面临贫困和健康问题,对外部承诺往往持怀疑态度。近期格陵兰选举结果显示,多数居民并不急于脱离丹麦,追求独立的声音虽存在,却远未成为主流。
格陵兰人对美国的态度也颇为复杂。2025年3月,美国副总统JD Vance访问格陵兰皮图菲克太空基地时,引发当地抗议。格陵兰前首相穆特·埃格德直言:“这是对我们主权的挑衅。”最新民调显示,仅6%的格陵兰人支持加入美国,85%明确反对。特朗普的“宣传战”能否扭转民意,尚需时间检验。
丹麦的底线与国际博弈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丹麦展现出强硬姿态。弗雷德里克森的军事姿态不仅是对特朗普的警告,也是在向北约盟友喊话,寻求支持。丹麦外长拉尔斯·勒克·拉斯穆森批评美国“对盟友的语气不当”,强调格陵兰是丹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特朗普的“扩张主义”并非只针对格陵兰。他近期还提出控制巴拿马运河,甚至戏称加拿大可成为美国“第51州”。这些言论引发盟友普遍不安。巴拿马外长明确表示:“运河主权不容谈判。”加拿大总理则以“荒谬”回应特朗普的挑衅。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格陵兰计划并非孤立事件。《纽约时报》指出,其逻辑与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条件如出一辙:通过经济支持换取资源控制。这种“交易外交”虽符合特朗普的商人本色,却可能进一步疏远盟友,甚至为中国和俄罗斯在北极的布局提供可乘之机。
格陵兰人的心声:我们不是筹码
在美丹博弈的喧嚣中,格陵兰人的声音尤为重要。新任首相尼尔森在社交媒体上掷地有声:“我们不是任何人的附庸。”格陵兰人对丹麦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补贴的依赖,也有对独立自主的渴望——让他们在面对美国诱惑时格外谨慎。
一位格陵兰渔民在接受采访时说:“10,000美元听起来不错,但我们更想要自己的未来。”对许多居民来说,文化认同和自决权远比短期经济利益更重要。正如当地政治领袖佩勒·布罗伯格所言:“财富由我们自己创造,不是别人施舍。”
结语:一场未完待续的博弈
特朗普的“万元支票”计划,既是经济诱惑,也是地缘野心的缩影。然而,格陵兰的归属并非金钱可以简单衡量。丹麦的强硬、格陵兰人的抗拒,以及国际社会的关注,都让这一计划充满变数。
格陵兰的未来,归根结底掌握在57,000名岛民手中。正如尼尔森所言:“我们决定自己的命运。”在这场大国博弈中,格陵兰不仅是资源宝库,更是尊严与自主的象征。特朗普的“美国梦”能否叩开北极之门?答案,或许还需时间揭晓。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