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会议”这个词听起来轻松、随意,带着几分闲聊的氛围。但别被它的“低调”迷惑——一场精心准备的咖啡会议,可能是你职业生涯的转折点,甚至让你拿到梦寐以求的工作机会。丹麦自行车联盟新任总监尼尔斯·博·道加德(Niels Bo Daugaard)用125场咖啡会议,成功扭转失业颓势,手握四份诱人的工作邀约。他的经验告诉我们:咖啡会议不仅是社交,更是一门值得钻研的职场艺术。
咖啡会议:从“闲聊”到“Networking”
奥胡斯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网络关系的专家克里斯蒂安·瓦尔德斯特伦(Christian Waldstrøm)指出,咖啡会议本质上是一种Networking,在职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研究表明,许多公司招聘时更倾向通过Networking寻找候选人,而非公开招聘。
“咖啡会议听起来轻松无害,但要把它当作工作。它不是‘不工作’,而是‘Networking’,是正儿八经的业务。”瓦尔德斯特伦强调。他还分享了一句箴言:“之前的关系不要生疏。”在拓展新网络之前,不妨先挖掘已有的“金矿”——那些曾经的同事、朋友或多年未联系的熟人,可能正是你职业突破的关键。
125杯咖啡,4份工作邀约
尼尔斯·博·道加德的经历堪称咖啡会议的教科书。2024年8月,他在Coop的经理职位被裁撤后,决定主动出击,寻找新机会。从那时到2025年3月,他进行了125场咖啡会议,最终不仅收获了丹麦自行车联盟(DCU)总监的职位,还同时手握另外三份极具吸引力的工作邀约。
“我以非常结构化的方式开展咖啡会议,主动做一些事情来增加我获得工作机会。”道加德说。他的策略是从最熟悉的网络开始:朋友、熟人、旧同事,开始了前40场咖啡会议。随后,他通过这些联系人的推荐,拓展了接下来的85场咖啡会议。
道加德为每场咖啡会议设定了三个目标:
获取灵感:了解对方的热情所在,拓宽自己的视野。
了解公司:深入了解对方所在公司的运作,寻找潜在机会。
拓展网络:询问对方是否能推荐其他人选进行后续咖啡会议。
“我希望每次会议都能留下非常好的印象。”道加德说。他甚至在繁忙的日子里一天安排五场咖啡会议,始终保持真诚、好奇和热情。
咖啡会议的“道加德法则”
道加德的成功并非偶然,他的咖啡会议有清晰的流程和准备:
会前准备:提前一周发送邮件,说明会议目的,附上简短自我介绍和LinkedIn链接,体现对对方时间的尊重。
会后跟进:每次会议后24小时内发送感谢邮件,分享会议心得,并提醒对方可能的后续推荐。
极致表现:无论多疲惫,他都全力以赴,确保对方感受到自己的专业和投入。
正是这种结构化的努力,让他通过层层网络联系,最终接触到一位猎头,得知DCU的职位空缺。“咖啡会议本身没有直接给我这份工作,但没有这些会议,我可能根本不知道这个机会,也不会因为我的背景被考虑。”道加德总结道。
专家建议:未渴先掘井
瓦尔德斯特伦提供了一句实用建议:“未雨绸缪”。他认为,咖啡会议的最佳时机并非失业后,而是在你事业顺风顺水时。拥有有趣工作的人更容易吸引他人参与咖啡会议,而一旦失业,安排会议的难度可能增加。因此,建议职场人士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参与顾问委员会、行业活动等,持续扩展Networking。
他还提醒,咖啡会议的成功离不开明确的预期管理。发起会议时,应清楚说明目的:是想在对方公司谋职?了解他们的业务模式?还是寻求职业建议?“大多数人都愿意帮忙,但时间有限。提前说清楚是为了谁的利益——是我、是你,还是我们共同的。”瓦尔德斯特伦说。
你的网络比你想象的大
你可能觉得自己网络有限,但事实并非如此。瓦尔德斯特伦举例:假设你能列出200个认识的人——朋友、老同学、足球俱乐部的伙伴、前同事、孩子的幼儿园家长等。每个人又各自有200个联系人,乘起来,你可以通过“网络的网络”触达多达4万个潜在联系人。
“如果你能说一句‘上次拜访谢谢你’,联系时就已经领先了一步。”瓦尔德斯特伦建议,准备充分是成功的关键。无论是联系旧友,还是通过推荐认识新面孔,清晰的目的和真诚的态度都能让咖啡会议事半功倍。
结语
咖啡会议不仅是喝杯咖啡那么简单,它是你打开职业新篇章的钥匙。尼尔斯·博·道加德用125杯咖啡证明了这一点:只要有策略、有热情、有坚持,Networking的力量可以让你从低谷走向巅峰。
你有多久没和老朋友或同事喝杯咖啡了?不妨从今天开始,拿起手机,约一场咖啡会议吧!你的下一份梦寐以求的工作,或许就藏在某杯咖啡的余香中。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咖啡会议故事或职场 networking 心得!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