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外资接管丹麦电信巨头
2025年5月9日,澳大利亚私募股权基金麦格理(Macquarie)宣布全资收购丹麦电信巨头TDC集团,结束了与丹麦三大养老基金PFA、PKA和ATP长达七年的合作关系。这一交易标志着TDC——一家掌控丹麦移动、电缆及大部分光纤网络的关键基础设施企业——完全落入外资手中。此举不仅引发了市场对TDC未来发展的关注,也因麦格理过往的争议性商业行为以及外资掌控核心基础设施的风险而备受热议。
交易背景:从联合收购到全资掌控
2018年,麦格理联合PFA、PKA和ATP以408亿丹麦克朗的价格将TDC从证券交易所私有化,双方各持有50%的股份。然而,自收购以来,TDC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持续的财务压力。截至2024年,TDC累计亏损145亿丹麦克朗,2024年单独录得34亿丹麦克朗的赤字。TDC集团目前分为两大业务板块:基础设施公司TDC Net和电信服务提供商Nuuday。然而,原计划出售Nuuday的策略因巨额亏损和内部IT系统的高昂维护成本而受阻。
根据丹麦财经媒体《Børsen》的报道,三大养老基金主动发起此次出售,称麦格理能够更好地推动TDC的未来发展。交易价格尚未公开,但业内专家估计,TDC的市场价值自2018年以来已大幅缩水。交易需获得监管机构批准,预计将于2025年底前完成。
TDC的财务困境:债务重压下的挣扎
TDC的财务状况是此次交易的核心背景之一。2018年的收购主要通过高息债务融资完成,导致TDC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截至目前,TDC的外部贷款总额为344亿丹麦克朗,2024年的利息支出高达28亿丹麦克朗。此外,股东贷款的未支付利息进一步推高了债务总额,使TDC的总债务达到627亿丹麦克朗。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和穆迪分别将TDC的债务评级为“对不利发展敏感”和“投机级”,凸显其财务风险。
与此同时,TDC的业务重组也未达预期。TDC Net计划继续扩展光纤网络,目标覆盖100万个丹麦地址(当前为80万个),而Nuuday则需进一步优化以准备出售。然而,麦格理明确表示不会注入新资金以减轻TDC的债务压力,这为公司未来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麦格理的争议形象:“吸血袋鼠”的骂名
麦格理此次收购引发争议的根源之一在于其过往的商业行为。麦格理被英国媒体《星期日泰晤士报》戏称为“吸血袋鼠”(vampire kangaroo),这一绰号源于其在英国水务公司Thames Water(2006-2017年持有)期间被指控过度追求利润、逃避税收并忽视客户服务质量。在Thames Water期间,麦格理通过分红和贷款提取了数十亿英镑,同时公司债务激增,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引发广泛批评。
在丹麦,麦格理也曾卷入税务丑闻。2005年至2017年,麦格理通过其持有的哥本哈根机场股份,利用卢森堡的税务漏洞,税前提取了高达120亿丹麦克朗的利润。2023年3月,丹麦东部高等法院裁定相关款项应在丹麦纳税,命令麦格理旗下公司支付1.87亿丹麦克朗的税款。
这些负面事件使得麦格理的声誉备受质疑。丹麦养老基金ATP在2018年曾明确表示,TDC落入外资手中将“不合适”,因为这可能导致丹麦核心基础设施失去本地控制。然而,ATP此次并未直接回应其立场是否改变。
外资掌控丹麦基础设施:机遇与风险并存
TDC作为丹麦电信基础设施的支柱,掌控着移动网络、同轴电缆、铜线以及大部分光纤网络,其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麦格理在声明中表示,将继续推动TDC的数字化战略,加速丹麦的数字化进程。然而,外资全资控股TDC引发了关于国家安全和基础设施控制权的担忧。
2018年,丹麦养老基金保留50%股份的初衷之一便是确保TDC不完全落入外资手中。如今,随着养老基金的退出,这一保障不复存在。麦格理管理着超过5000亿丹麦克朗的资产,其全球化的投资策略可能优先考虑股东回报,而非丹麦本地的长期利益。
未来展望:TDC何去何从?
对于TDC而言,麦格理的全面接管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麦格理丰富的全球基础设施投资经验可能为TDC带来新的资源和技术,推动光纤网络的扩展和Nuuday的优化。另一方面,高企的债务、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麦格理的利润驱动模式可能进一步加剧TDC的财务压力。
对于丹麦社会而言,TDC的命运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成败,更关乎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控制权。监管机构的审批将成为决定交易成败的关键,而公众和政界对麦格理的信任度也将影响TDC未来的发展路径。
结语:警惕外资掠夺,守护核心资产
麦格理对TDC的收购是全球私募股权基金扩张的又一案例,但其背后隐藏的风险不容忽视。TDC的案例提醒我们,在全球化资本流动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外资带来的资金和技术与国家核心基础设施的安全与自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丹麦的监管机构、公众和企业界需要共同努力,确保TDC的未来发展既能服务于国家利益,又能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评论
发表评论